現(xiàn)有的富集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磁分離法、梯度離心法、微流控技術(shù)以及膜濾過分離法等。但是,前兩種富集方法假陽性假陰性高、敏感性差; 微流控技術(shù)靈敏度較高,但成本高; 而基于細胞大小的膜濾過分離技術(shù)與微流控原理類似,具有操作簡單、檢測成本低、敏感性高等特點,在臨床應(yīng)用中極具優(yōu)勢?,F(xiàn)有的針對膜過濾富集循環(huán)腫瘤細胞的方法多采用8 μm 濾膜,對于8 μm 以下濾膜的研究較少。有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細胞可穿過孔徑比其自身直徑小很多的濾膜,因此筆者進一步研究多種濾膜孔徑與腫瘤細胞回收率之間的關(guān)系,以探索更理想的膜過濾富集循環(huán)腫瘤細胞方法。
活性K562 細胞、固定K562 細胞及血液通過不同孔徑的微孔濾膜濾過率及時間的結(jié)果。活性及固定K562 細胞通過1、3、5、8、10 μm微孔濾膜后 ,隨著濾膜孔徑增大,濾過率逐漸增大,活性的K562 細胞濾過率明顯大于固定后的K562?;钚訩562 細胞及固定染
色后的K562 細胞均可穿過5、8、10 μm 濾膜,不能穿過1 μm 濾膜,固定K562 細胞不能穿過3 μm 濾膜。同時,將1 mL 血液樣本分別通過1、3、5、8、10 μm微孔濾膜,8 和10 μm 的濾過率為64% 左右,1、3、5 μm 濾膜的濾過率分別為0%、16. 48%、44. 23%。固定K562 細胞過濾時濃度與時間的關(guān)系。使用不同濃度固定染色的K562 細胞,分別通過1 和3 μm 濾膜,相同條件下,使用1 μm 濾膜的過濾時間顯著性大于3 μm濾膜過濾的時間顯著性( P < 0. 01) 。
實際臨床循環(huán)腫瘤細胞的大小在10 μm 以上,而固定的K562 細胞的直徑約為12 μm,活性的K562 細胞約為13 μm,K562 細胞與其他細胞系相比直徑較小,但也在10 μm 以上,因此本實驗采用與實際腫瘤細胞的大小相差不多的K562 細胞進行富集的研究,從而可以更好地選出一種合適孔徑的濾膜,以去除直徑較小的白細胞,保留直徑較大的腫瘤細胞。本實驗首先檢測活性和固定的K562及血液通過不同微孔濾膜的濾過率,選出1 μm 及3μm 孔徑濾膜用于腫瘤細胞的富集,同時結(jié)合1 μm與3 μm 濾膜在過濾細胞的時間效率,進一步確定了3 μm 的微孔濾膜富集腫瘤細胞系。
本實驗研究活性K562 細胞、固定K562 細胞及血液樣本通過微孔濾膜的濾過情況,選取孔徑為3μm 的聚碳酸酯濾膜來完成循環(huán)腫瘤細胞的富集,同時檢測不同條件下固定的腫瘤細胞通過3 μm 微孔濾膜的回收率及陽性率,為今后的臨床腫瘤患者血液樣本通過微孔濾膜富集并檢測CTC 提供了可行性的研究。但是,考慮到每毫升血液中CTC 含量較少,僅為1 ~10 個,而人體外周血來源容易,因此在完成實際臨床樣本檢測時,可考慮檢測較大量的樣本,比如3mL 血樣,增加檢出的回收率及陽性率,進一步確立從外周血富集回收腫瘤細胞的方法。